徐工机器人化工程机械现代集成制造应用工程CIMS随着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徐工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不但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直接面对国际公司居高临下的挑战。在国内同行业中,徐工的产量和销售量等重要指标虽然居于全国第一,但是在产品、经营、管理和技术等多个方面与其他企业相比,并没有足够的优势。徐工作为我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深感责任的重大和形势的严峻。徐工领导认识到只有开发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足够实力;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采用先进的管理与制造模式,才能缩短产品的设计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能争取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在“产品”和“管理”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徐工的竞争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徐工在国家科委 863/ 自动化领域机器人主题和 CIMS 主题的共同支持下,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制造模式,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并用 CIMS 支持创新产品的开发,以进一步提高企业 TQCS 竞争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模式。 实施 XG-CIMS 系统以来,徐工集团有了飞速发展。徐工总部和两大主要实施应用企业筑路机械公司和铲运机械公司均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以铲运分公司 为例, CIMS 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新产品开发能力,新产品开发从每年 3 — 4 个,提高到每年 6 — 8 个,缩短开发周期 1/3 — 1/2 。 1999 年开发的 G 系列装载机当年完成设计、试制,当年形成批量,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 2000 年 1 月到 6 月份,销售 200 台,销售收入近 7000 万元,几乎占全部新产品的一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1998 — 1999 年利用 CIMS 工程提供的技术支持开发新产品十几个。 1998 、 1999 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10497 万元、 14108 万元,几乎占当年销售额的 1/3 ,比 1997 年增加 1877 万元、 5488 万元,利润 587 万元、 790 万元,比 1997 年增加 105 万元、 306 万元。通过细化计划,优化参数 ,使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从 100 天缩短到目前的 25-30 天,增强了快速反应市场的能力。整机计划由原一旬一个批次变为一天一个批次,使在制品降至最低,零部件的库存水平持续降低,可比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 5.6% 。 XG-CIMS 工程的实施,改善了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增强客户对工厂的信任度。该工程成功实施对于工程机械行业具有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