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制造工程研究所

所长:陈垦教授

制造工程研究所拥有教师及科研人员五十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三十余名。科学研究包括了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装备与控制、精密与特种制造工艺、制造信息与系统等四个方向。开设课程近三十门,覆盖本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研究生学位课等不同层次和系统的学科领域。建有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国家 CIMS 工程研究中心制造系统实验室、虚拟制造实验室、清华大学 CAD 教学中心、制造工程训练基地、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工艺实验室、绿色制造研发中心、IC 装备研发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固定资产数千万元,拥有大批国内外生产及自制的先进制造与测量装备,包括: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电火花加工机床、并联机床、中凸变椭圆活塞数控车床、工业机器人、纳米级超精密工作台、三坐标测量机及各类测试仪器等,还拥有大批高档图形工作站及高档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分析软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提供支持。

制造工程研究所联系电话: 010 - 62785480

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现代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与方法

计算机图形学

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制造装备与控制

先进制造装备与控制

IC 制造装备与超精密控制

机器人及自动化

数字控制技术

精密与特种制造工艺

精密与超精密制造方法与工艺

特种微细制造方法与工艺

制造信息与系统

制造信息化与现代制造系统

绿色制造

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数控系统和数控装备

1958 年研究开发出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并在60 年代与工业界合作研究开发出以数控劈锥铣床为代表的一批新型数控机床。1978年,四足爬行长行程进给系统和基于该系统的大型龙门移动式数控铣床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截止到2004 年底,研究开发的各类数控系统和数控装备已生产和销售1000余台,在全国各地生产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联机床

1997年,自主开发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镗铣类并联机床(虚拟轴机床)。与多家企业合作研究开发出多台不同构型的大型特种装备,其中大型五轴混联加工装备XNZD2415已应用于哈尔滨电机厂加工三峡主力筋。

特种与移动操作机器人系

针对航天(小卫星)、医疗服务、生命科学(基因分析)、娱乐以及特种加工和操作等领域对专用智能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系统的特殊需求,研究开发出多种特种与移动操作机器人系统,如仿人机器人、通风管道智能清污机器人、检测检修爬壁机器人等。1999 年设计完成国内第一台生物芯片DNA 探针分配机器人系统。

纳米级精度气浮运动工作

2002 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纳米级精度的气浮运动工作台,在较高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及大行程运动条件下,定位精度达12nm 。

自由曲面校正透镜的彩色显像管涂

彩色显像管涂屏用自由曲面校正透镜的计算机控制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达到国际领先的技术指标,获得 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3年底在国内首次利用磁流变抛光技术制造出一块直径为66mm的抛物面反射镜。

学术队伍

姓  名 职  称 主要研究方向
陈  恳教授机器人及其自动化 
冯之敬教授精密与特种加工 
段广洪教授绿色制造技术与系统 
周  凯教授现代制造系统与集成 
陆润民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王立平教授先进制造装备与控制 
田  凌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李  勇教授微纳与特种制造技术 
叶佩青教授数控技术 
朱  煜教授IC装备与控制 
吴志军副教授精密与特种加工 
刘成颖副教授绿色制造技术与系统 
王君英副教授现代制造系统与集成 
杨向东副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郁鼎文副教授先进制造装备与控制 
潘尚峰副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冯平法副教授微纳与特种制造技术 
吴丹副教授数控技术 
黄利平副教授IC装备与控制 
张辉副教授精密与特种加工 
韩福柱副教授绿色制造技术与系统 
刘莉副教授现代制造系统与集成 
李铁民副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郑浩峻副教授先进制造装备与控制 
冯涓副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向东副教授微纳与特种制造技术 
刘辛军副教授数控技术 
唐晓强副教授精密与特种加工 
关立文副教授绿色制造技术与系统 
尹文生副教授现代制造系统与集成 
赵彤讲师精密与特种加工 
杨东超讲师绿色制造技术与系统 
付成龙讲师现代制造系统与集成 
杨开明讲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张鸣讲师先进制造装备与控制 
返回上一级
返回首页